在“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及其配套的储能产业正在迎来大发展,发展潜力巨大,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作为储能产业大省,对储能产业的发展格外重视。

根据广东省近日印发的《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指导意见》还要去,广东省要实现新型储能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大型骨干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

据了解,广东省是全国领先的储能产业大省,具备较好的储能电池产业基础,覆盖了储能电池材料制备、电芯和电池封装、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集成和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

广东省储能产业强大的底气来自于在储能产业链深耕的众多优质企业,包括比亚迪(002594.SZ)、亿纬锂能(300114.SZ)、汇川技术(300124.SZ)、祥鑫科技(002965.SZ)等都是储能产业链各环节的佼佼者。

以祥鑫科技为例,该公司凭借其先进的模具开发能力和数控钣金技术,在储能产品结构件领域具备强大竞争力,获得了大量订单,目前已向C客户、新能安、南网科技、Larsen、FENECONGmbH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储能柜体、储能系统液冷板等结构件,同时公司还在持续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为适应迅速增长的订单,祥鑫科技近日又公告在在福建厦门投资建设“祥鑫科技(厦门)储能金属结构件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项目”并设立全资子公司,此举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区域布局,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并满足客户的产能配套需求,增强公司在储能领域的整体实力。

在广东省大力支持储能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包括祥鑫科技在内的广东省储能产业链上的优质企业有望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