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为进一步将端午节深厚浓郁的家国情怀、爱老敬老的传统意蕴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起来,台州草“香溢”志愿服务队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组织开展“‘粽’情以待——我们的端午节”主题志愿活动,将端午真情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群众心田。

共听,端午中的一片“红心”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始终告诉自己,我永远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心里时刻记着国家,记着百姓……”伴随着阵阵蝉鸣,在结对村黄石坦村的党员活动室中,台州草“香溢”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正在认真聆听退伍老兵许良志讲述峥嵘岁月里的动人故事。为了更好地发扬传承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命脉、关心退伍老兵,台州草“香溢”志愿服务队邀请曾参加过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的退伍老兵讲述革命历史,送上粽子、大米等节日祝福,引导青年员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许良志的动情讲述中,大家仿佛被带回了过去,充分感受到了艰辛与困苦。“虽然现在的生活好了,可咱不能忘本,更要学会珍惜,保持勤俭节约的好惯,吃、穿、用都不能浪费!”老人边说着边拿起手边的粽子说:“这么好的粽子在我们那时候可是想都不敢想啊。”

朴实的话语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志愿者,大家都纷纷表示一定会好好传承红色精神,参与活动的梁俊深受感染:“咱们现在的生活来得不容易,都是前辈们艰苦奋斗得来的,我们也应该学他们这种宝贵精神,多做好事、做实事,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图为志愿者们聆听退伍老兵讲故事)

共包,粽香里的一抹温情

又逢一年端午节,片片粽叶裹温情。在黄石坦的共享厨房里,志愿者和当地的老人们正在一起热火朝天地包着粽子。黄石坦村位于大山深处,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村子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剩下了一批年迈的老人在乡留守。为了送去暖心关爱,自2019年起,台州草“香溢”志愿服务队每年都会带着食材来到这里,与老人们共同度过端午节。

志愿者们把提前准备好的粽叶、蜜枣、糯米、腌肉等食材依次摆开,与老人们齐动手、共参与,一同撸起了袖子包粽子。卷粽叶、放糯米、扎线口,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一双双巧手下转眼就变成了香甜可口的粽子。

“阿婆,我怎么扎不紧,您快教教我。”“你这粽子包得真大真好!”“最天气热了,阿婆阿公你们时下地要注意暑气啊。”大家一边话着家常,一边包着粽子,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上百只“胖瘦不一”的粽子就堆成了“小山头”,粽叶浓浓的清香也随之在这间小小的屋子中弥漫开来。生火、起锅、烧棕,不多时,一只只绿油油的粽子就煮好了,大家的心也更了。

(图为志愿者们与老人们一起包粽子)

共享,传递间的一份关爱

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众多的户外劳动者们始终坚守在自身的岗位,日复一日地用实际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为了在端午这样一个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向户外劳动者们送上节日的祝福,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辛苦付出,台州草“香溢”志愿服务队以全市十家“香溢红色驿站”为活动站点,为周边的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交通协辅警、城管执法人员、道路停车收费员等户外劳动者们送去热腾腾的粽子。

“小哥,您送货辛苦了,吃点粽子休息一下。”“大爷,这粽子您带回家吃,祝您端午安康。”志愿者们化身爱心“投递员”,将粽子一一“派送”到户外劳动者们的手中。“这还是我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收到粽子,感觉很窝心。”收到粽子的冯大爷非常高兴,当即便打开了一个吃了起来。大家分享的是粽子,传递的是关爱。

同时,志愿者们还向过往户外劳动者们讲解了“香溢红色驿站”的作用,展示了驿站饮水设备、多功能电源插座、充电充气工具、医药箱等服务设施,欢迎大家时常进来“坐坐”,解决大家的“燃眉之急”。

(图为台州草“香溢”志愿服务队为户外劳动者送上端午节日祝福)

粒粒相思米,层层粽叶情。一个个粽子,包的是爱心,吃的是关心,结的是同心。下阶段,台州市草专卖局将以实际行动解民忧、暖民心,把情传递,让爱四“溢”,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李梦怡、谢家豪)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