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诚信等级应该怎么修复?许可证地址发生变化应该怎么变更......”这是渑池县草专卖局依托企业微信台推出的“云端”普法新模式中的一幕。

图为渑池县局(分公司)员工正在向商户线上宣传法律法规

组建普法团队、开展“云端”普法,打造法治长廊、举办法治竞赛......年来,渑池县草专卖局(分公司)按照“一个引领、两项制度、三个结合、三项延伸”的思路,积极打造“1233”普法宣传新模式,有力度、有温度地开展普法宣传。

成立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机制,将普法工作纳入年度业绩考核、“三会一课”、党组中心组理论学和各业务条线工作中,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供强劲的组织保障。

将学法用法制度和普法责任制度作为推进“法治草”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干部职工集体学法等制度,每年初制定学内容、学时间和学方式,将学法用法作为提高干部职工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明确责任部门与普法任务,将普法工作由主管部门的“独唱”,变为各部门的“合唱”,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1+N”大普法格局。

图为渑池县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向干部职工讲授法律法规

在渑池县草专卖主要负责人闫全香看来,普法宣传不是单一的发传单、拉横幅,而是要坚持民之所需,搭建立体化普法渠道,不仅要普及法治常识,更要普及法治意识、法治精神。基于此,渑池县局提出“队伍+理念”、“线上+台”、“阵地+载体”的三维一体普法“总引擎”。在“队伍+理念”上,成立“八五”普法讲师团,编印普法手册,开设律师咨询日,定期举办法治讲坛、组织观看庭审等,推动法治教育培训常态化;在“线上+台”上,利用微直播、微视频、微信群等形式开设普法专栏,定期向零售商户推送法治信息,制作法治宣传微动漫、普法动画,多维度综合展示,拓展普法的宽度和深度;在“阵地+载体”上,将办公墙面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法治进程史”“法治典故”“法治漫画”“法治茂言”等6方面载体,打造成特色法治文化长廊,努力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

图为渑池县局(分公司)法治文化长廊

普法的目的在于使社会群众树立法治观念,培植法律意识,即“守法学法用法”。在实际应用中,他们积极延伸普法触角,不断优化普法“大环境”。在行政执法中延伸普法,定期联合公安、市管等部门开展市场检查,做到现场普法、现场答疑;在矛盾纠纷中延伸普法,与公检法司建立对口衔接机制,特聘4名司法调解员,针对草专卖执法过程中常见、多见的矛盾纠纷,坚持调解中普法、普法中调解,实现“案结事了”。在惠民服务中延伸普法,开通法律咨询服务热线,开展“1+N”多员调解、“法治驿站”面对面、“韶耀普法”进乡村等活动,切实提升普法效果。

“法治强、则国家强。作为基层市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以强烈的初心意识和使命担当,为社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普法服务,助力行业‘法治草’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闫全香这样说道。(侯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