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阳的城市一角,有家街坊邻居熟悉亲切的“每天惠”小超市。走进店内,一排排崭新的货架、一盆盆生机盎然的绿植、一件件琳琅满目的商品,让许多偶然路过的消费者有些惊讶:“老板,真想不到你的店这么时尚,比好多大品牌的连锁店都要干净亮堂呢!”
“哪有哪有,就是做做小本生意。”听到这些话,店主周荣亮总是羞涩地摇摇头;其实,就是这位不修边幅的中年汉子自己,也对小店这些年来的变化感到不可思议,“开店十三年了,能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新颜值 由“经营”转为“精”营
周荣亮本是绍兴诸暨人,年轻时起就在外打拼。2010年,他辗转来到富阳,在一家人才市场附近张罗起一家小商铺。
人才市场外地人口多、人流量大,本身商机就旺;加上城市发展不断加速,小店原本所在的郊区成了叮叮咣咣的“大工地”。因此,那时的“每天惠”店内完全是另一幅景象:为了最大程度利用空间,五花八门的锅碗瓢盆、建材电器堆了一地,灰黄的灯光下,营业柜台只得蜷缩在小小的角落里;敞开式的店门无遮无拦,扬尘、油污和雨水随意沾染,久而久之,货架上的商品都变得“蓬头垢面”、无人问津。
在这样“粗放式”的经营下,不过几年时间,小店的生意就随着周边工程竣工、务工人员减少而一落千丈。恰巧在这个时候,周荣亮刚刚成家,孩子年纪尚小,正是用钱的时候,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到底如何才能吸引客人、卖出东西?”那段时间,这个憔悴的男人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愁得白了头。
一个偶然的机会,周荣亮去市区进货,发现一家同行的店不仅形象窗明几净、整洁有序,来往客人也络绎不绝,让他大开眼界、好生羡慕。经过深入了解之后,他加入了富阳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牵头推进的“香溢坊”诚信互助小组,一改往日摸索经营的“单打独斗”,而是时不时跑去别的店观摩交流,并积极听取客户经理的指导建议。
最后,周荣亮下定决心,要对店铺进行一次改头换面的“精修”。他彻底清理了过时的库存,扩建了店铺面积,更新了装潢和灯光,极大改善了消费体验;添置了柜台货架,搬着凳子上上下下调整每一件商品摆放的位置;甚至还在店堂一角专门摆上了桌椅茶具方便休息……
经过一番辛苦努力,焕然一新的店面果然大受好评。周荣亮不仅每天都能见到“新面孔”,以往的客人来了更是赞不绝口:“周老板,这哪还是原来的小杂货铺,妥妥的‘茶水吧’啊!”
图为周荣亮(左)在焕然一新的店铺里接待生意
新技术 从“知会”走向“智慧”
在周荣亮妻子记忆中,曾几何时,丈夫的兜里总是揣着一个宝贝小本子,从不轻易示人。每晚哄孩子入睡后,他便坐在床头,在台灯下打开本子,有时一言不发地回忆着什么,有时嘴里又会犯几句嘀咕。
原来,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的,是店铺一天的流水。多年的经营生涯让周荣亮养成了习惯,他用笔将商品价格、销量一一记下,还会在关键处写几句心得,用自己的话说,就是“得知会账目,做生意才有方向。”
可是就在几年前,周荣亮发觉自己的账本“落伍”了:他一笔一划算出的结果,有些店老板在机器上点一点就一清二楚、分毫不差。“开店也要会电脑技术?”有了之前的教训,这次周荣亮格外有主动性,第一时间就找到富阳烟草的工作人员答疑解惑。很快,客人们就发现“每天惠”小超市的柜台上多了一台双屏机,墙上则挂上了液晶显示屏,二维码、扫码枪这些对于城郊老百姓还有些新鲜的玩意儿,小店里都一应俱全,显得现代感十足。
“滴,消费金额12元。”就住在超市楼上的吴大婶啧啧称奇:“现在买东西都不用钞票了,真是方便得紧。”像她这样实现电子支付“初体验”的老百姓,周荣亮碰上了不少,他会心笑道:“哪款产品好卖,店里一个月流水多少,我只要在这个机子上点点划划,心里就门儿清。‘新门面’就得配上‘新智慧’,最近我还报名了一个直播带货线上课,把这生意做得越来越有劲!”
新理念 让“流量”变为“留”量
“老周,你这儿有伞吗?我借一把接闺女回家,明天还你。”“周老板,我的快递到了,能帮我找一下吗?”“老板,您这儿有充电宝吗?我手机快没电了……”
每天,周荣亮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有的,可以的……能方便大家就好,不用谢!”他一边熟练地回复,一边走到店堂一角张罗起来。原来,自去年开始,周荣亮响应富阳烟草的号召,在店内建起了“香溢红色驿站”,爱心伞、书报架、开水、座椅、充电宝等便民利民的工具设施一应俱全。
周荣亮本来只是想顺手做个好事,结果让他始料未及的是,随着店铺功能的拓展,周边居民光顾小店的次数明显增多,反倒让店铺口碑愈发响亮、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谈起建起驿站之后的小店变化,还有一件事让周荣亮若有所思:“除了住在附近的邻居,很多来咨询服务的都是在人才市场求职的外乡人。他们初来乍到,生活上往往有不方便的地方,我的这家小超市倒成了他们口口相传的‘根据地’了。”
说话的正当口,就有几名风尘仆仆的务工人员进店歇脚纳凉,有人还和周荣亮打了声招呼,不慌不忙地在书报架上取一本杂志静静翻阅着。“刚开店的时候也是做外地人的生意,多半是‘一锤子买卖’。现在加了微信,不时网上聊上两句,很多一面之缘的散客也成了经常光顾的常客,好些朋友在别的地方落下脚来,还会不时过来坐坐聊聊。”周荣亮说,作为“新富阳人”,他对能够帮到同样奋斗在他乡的人们感到格外欣慰。
图为周荣亮妻子(右)为周边老年人提供爱心雨伞
这些年的经营变化,不但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更让周荣亮心生感慨:“生意要做得长远,不仅要有方法、有技术,还要有温度、有格局。得常学常新,跟上时代变化,日子才能富起来,生活才能美起来。”(陈羽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