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笔者在史海波的手机图库里无意间发现一张献血记录:史海波,第19次献血,累计献血7400毫升。
今年44岁的史海波,是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这位看似普通的中年男人,无偿献血坚持了16年,虽然单位同事搭伴与他一块献过血,但对16年的坚持却无人知晓。
献血诚可贵,助人价更高。
时间追溯到2006年的一天,史海波到该县人民医院看望一位病人,在路过医院抢救室的走廊,听到医生们不停地催促着,看到病人家属翘首以盼——因为医院血液库存不足,从外地调运的救命血液还在路上。
在那一刻,那个场面,每一个都会祈祷血液早些到来,患者安康。从未献过血的史海波,在这一刻,他做出大胆的决定:今生,我要坚持把献血作为公益事业进行到底。
一次又一次走上献血车,这一坚持就是16年。
人们常常用无私奉献来赞美军人,史海波就是一名具有奉献精神的退伍军人。在这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承担了单位疫情监测点的后勤保障任务,争做疫情卡点志愿者,开展小区疫情排查……在领导们的眼里,他能“啃下”硬任务;在同事们眼里,他是“铁人”,工作起来能日夜“连轴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他被渑池县政府评为“抗疫先进工作者”。
在献血记录中显示,2021年至2022年,史海波每年献血次数由原来的一次增加到两次。
原来,受疫情形势影响,三门峡市中心血站时常发布献血倡议书:“广大市民朋友们,急需你的热血支援!”“我市血液库存持续告急!”“我市的无偿献血工作遇到了巨大困难,献血人数锐减,然而,在医院,每天都有很多大出血的产妇、急症出血患者、血液病患者……患者等待着血液来维持和延续生命。”……
自无偿献血之日起,史海波经常关注三门峡市中心血站发布的消息,浏览之余,一次次触动着他的心弦。
一个晚上,史海波躺在床上心潮起伏,转辗反侧,想到部队锻炼他,党培养了他,单位给了他丰厚的待遇,生活过得比蜜还甜。一想到这,他一把推醒熟睡的爱人,“血站遇到了困难,病人需要救治,我想每年两次献血?”爱人有顾虑:“一年两次献血,对身体健康有没有影响?”“我是当过兵的人,平时注意点,不会影响健康!”。这晚,史海波又一次做出大胆决定:今后,每年两次义务献血,终生不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
而对于献血者来说,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和标准,比如血压要求、血清学检查符合标准等。为此,史海波常年坚持锻炼、健康饮食,在生活方式上强化自律,既打消爱人顾虑,又能保证稳定地输出健康合格的血液。
2023年2月7日,由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公布的《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获奖者名单发布了》,史海波的名字出现银奖榜单。
公益献血不止步,救治病患送希望。“12月份,将是我第20次无偿献血,这是一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会把这项公益事业一直做下去!”史海波说。(席新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