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海岛群众法治意识,舟山市普陀区烟草专卖局积极拓宽普法半径,将普法宣传灵活延伸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房前屋后,切实打通基层普法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普法到田间地头
“姐,你们家的玉米种得可真好嘞!”
田间五月,随处可见的是劳动人民们抢抓农时、精耕细作的农忙景象。针对海岛农村地区法治意识薄弱的现状,普陀区烟草专卖局“香溢”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唠家常、话农事、聊春耕的形式,面对面同村民讲解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
“家里老人平常就是在田地里种种菜,也不喜欢出去走动,最近想着给她开个店,想问一下现在申请烟草证需要什么条件呀?”
“姐,你看啊我们的合理布局规定里面写到,要有与住所相独立的固定经营场所,意思就是如果你在农村开店呢,不能直接开在住的房间里,可能需要改造一下……”“香溢”志愿者耐心地跟大姐解释道。
普陀区烟草专卖局改变以往在办公室等待群众上门咨询的形式,主动走进农村的田间地头,察民情、访民意、听民声、解民忧,与群众拉近距离,收获了海岛村民的一致好评。
(图为普陀区烟草专卖局“香溢”志愿者为村民讲解《烟草专卖法》)
普法到街头巷尾
为进一步扩展普法宣传受众群体,普陀区烟草专卖局联合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在单位附近的街头巷尾开展“香溢”志愿服务活动。在人流量较大的街道旁,一群身穿红衣马甲的“香溢”志愿者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我儿子最近书包里放着的‘小玩具’,原来是电子烟啊!我回家就跟他去说……”
这是普陀区烟草专卖局联合“中大社区”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现场,“香溢”志愿者们正在向消费者讲解真假烟鉴别技巧,介绍“奶茶杯”“暴力熊”等变形电子烟的危害。
今年以来,普陀区烟草专卖局常态化开设“街头巷尾”普法活动10余次,切实帮助街道居民掌握真假烟鉴别知识,了解新型电子烟危害。
(图为普陀区烟草专卖局“香溢”志愿者为消费者介绍新型电子烟)
普法到房前屋后
“阿姨,你们刚买菜回来啊!我们这边是普陀区烟草专卖局的志愿者,这是我们的宣传手册,你可以拿回去看看,或者有什么想要咨询的问题,都可以问我们……”
“你们摆摊都摆到我们家门口啦!正好我想问问,如果发现旁边小店卖假烟,我该怎么做?”
“你可以拨打我们的‘12313’热线,很快就会有执法人员上门调查的。”在普陀区展茅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门口,“香溢”志愿者们正设摊为周边居民答疑解惑。
今年5月15日是第14个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普陀区烟草专卖局积极参与当地公安机关组织的“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活动现场,“香溢”志愿者们向群众发放法律法规宣传手册,讲解防范涉烟经济犯罪常识,积极引导消费者树立维权意识,共同参与卷烟市场管理监督。
(图为普陀区烟草专卖局“香溢”志愿者为居民发放宣传手册)
下一步,普陀区烟草专卖局将继续延伸基层普法“末梢神经”,创新普法形式,深入海岛群众,化身为活跃在群众身边的普法志愿者,扎实推进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刘志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