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郴州嘉禾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坚持把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当作核心工作来抓,精心“布局”、尽心“落子”、用心“经营”,奋力绘就烟叶产业发展、美丽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一片金叶子”富了“钱袋子”
嘉禾县局(分公司)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充分利用湘南地区优质烟叶产区的资源,把做强做精烟叶产业作为促农增收、乡村振兴的有力之策,大力发展烟叶特色产业,形成了烟草作为、政府支持、企农连心的良好发展态势。
烟叶产业的发展需要烟草部门的主动作为。嘉禾县局(分公司)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烟叶高质量发展,助农增收交出满意“答卷”,2022年,实现烟农户均收入16.34万元,同比增长29.37%。
首先是规模种植助增收。协助乡、村推广土地流转经验,推动地块互换、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的土地合理流转,为规模种植解决土地资源“瓶颈”。发展职业烟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烟农合作社等规模种植主体,全县户均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24.12%,规模化种植成效明显。其次是优化结构促增收。从田间生产、烟叶调制与分级、烟叶收购等关键环节入手,全面落实优化烟叶结构各项举措,持续提高烟叶质量和纯度。上等烟比例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收购均价每担同比提高129.28元(含补贴),仅此一项,助力全县烟农增收1549.8万元,有力实现产业增收。再次是先进技术推增收。提高先进技术助力烟叶生产的含金量,加大技术培训力度,让烟农熟练掌握土壤改良、平衡施肥、标准化生产、精准配方施肥等主要先进实用生产技术,成为科学种烟带头人。最后是提升管理利增收。开好“成本管理课”,采取发放“成本管理明白纸”、组织田间授课、评选“成本管理能手”等方式,帮助烟农学会将土地、劳动力、技术等分散的生产要素以最合理方式组合在一起,获取最大增收效益。
图为 湖南农大教授指导烟叶大棚培育水稻秧苗
正在发展的烟叶产业不仅让烟农受益,烤烟产业各个环节也让众多在家的闲置劳动力享受到了烟叶种植带来的红利,嘉禾经典、逸香两个烟农专业合作社,聘用当地农村留守妇女、贫困户等群体专业化服务用工达1000人左右,季节性用工300人左右,通过在家门口从事烟叶生产收购辅助用工,人均可增收5000多元。
“烟叶生产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环节,尤其是每年的4-6月的生产环节、7-9月的分级收购环节,需要大量的工人分级、选烟、打包、装车。而我们把用工需求更多的倾向周边劳动力,专门组织技能培训和传帮带,为周围农民工的短期就业提供了一条稳定的渠道,也让烟区人民共享烤烟产业发展硕果。”嘉禾县局主要负责人曹志辉介绍道。
“一片金叶子”共绘“烟村美”
行走在嘉禾县普满乡金叶大道的柏油路上,道路干净整洁,绿色烟海迎风招展,路旁墙绘更是为乡村增光添彩。今年,普满乡作为2023年全国烟叶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的参观点。抢抓发展机遇,以发展“烟叶产业”为依托、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引领,以实施“环境整治”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乡村风貌提质改造工程,努力打造环境优美、乡风淳朴、人文浓厚、文明和谐、产业发展的美丽乡村。
图为 嘉禾普满乡村彩绘实景
让墙面说话,让烟村焕发新气象,成为普满乡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此,普满乡在群众小院开展墙上绘画,精心打造高颜值美丽乡村,实现了村庄颜值与人居环境双提升。一幅幅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等主题鲜明的墙绘图,在粉墙黛瓦的映衬下,更加彰显出了新时代乡村文化的内涵,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下自觉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道德风尚,不断提升着农村“软实力”也让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了一草一木、家家户户,使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和底气越来越足,村容村貌由“面子”转变为“里子”。
走进普满乡板贝村,一条干净平整的柏油马路直通千亩烟田,路两边绿树成荫,一栋栋宽敞明亮的三四层的小洋房沿路而建。农忙时住在美丽的乡村,农闲时住在热闹的县城,已成为这里村民生活的常态。在村口处,广阔的田间一条1米多宽的排水沟渠沿机耕道一路延伸,烟田之间沟渠相连。昔日的“望天田”,如今已成为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致富田”。远处“金叶之乡”四个鲜红大字都在昭示着如今烟区的美好变化。
图为 嘉禾普满金叶大道
风景美如画,烟农笑开颜,这是烟区今年进行农村提质改造的一个缩影,乘着烟叶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的东风,烟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靓丽多姿。
“一片金叶子”守牢“米袋子”
近年来,嘉禾县局(分公司)推进基本烟田规划与乡村振兴产业规划有机融合,以烟叶产业发展融入粮食生产大局,助力乡村振兴,大力推进“烟稻轮作”模式,稳住了“金叶子”、充盈了“钱袋子”、守牢了“米袋子”。
首先是推进高标准烟田建设。制定实施高标准烟田建设规程,协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农田土地整理和设施配套,建设“田成方、土成型、渠道成网、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的烟田,近三年,嘉禾县政府出资7.3亿元,完成高标准烟田建设面积6500余亩,确保烟粮轮作农田建得好、守得住。其次是推进高水平土壤保育。建立用养结合的基本烟田管护体系,推广绿肥种植、稻草还田、深耕深松、火土灰、有机肥等多种土壤保育措施。全县烟稻轮作田亩均施用火土灰等农家肥600公斤以上,施用复合有机肥50公斤以上,有效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避免了土壤板结。最后是推进高质量专业服务。引导合作社切实做好专业化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服务,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强化服务效率。充分发挥烟农专业合作社农机齐全、专业化服务队伍稳定的优势,加强机械推广使用力度,将专业化机耕、专业化植保等服务从烟田拓展到粮田。
“晚稻种植之前,我们都和农业局、佳禾米业签订生产合同,我们只需要按照农业局技术员的指导,进行日常管理,就坐等着晚稻款到账了。这样的模式,不仅我们的收入多了、晚稻的产量和质量、高了,还为国家秋粮保供贡献了力量。”普满板贝村粮烟种植大户雷丰畅说道。
图为 2022年嘉禾普满晚稻丰收
2022年,嘉禾烟后稻种植面积1.5万亩,烟后亩均水稻收入1300元以上,烟稻综合年均收入达21.12万元。接下来,嘉禾县局(分公司)将着力推动烤烟产业与粮食生产的深度融合,实现“烟、粮”共同受益,农民持续增收。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嘉禾县局(分公司)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烟农为中心,主动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站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高度,科学谋划推进烟稻产业发展,持续助农稳定增收,努力绘就生态打底、同心共富、乡村振兴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带领村民朝着环境日趋优美、生活蒸蒸日上的乡村振兴康庄大道阔步前行。” 嘉禾县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曹志辉说道。(龚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